寶寶出生後的「黃金時刻」,是建立母嬰聯繫和啟動母乳哺育的關鍵時期。產檯上的肌膚接觸不僅是一個溫暖的擁抱,更是一個滿載生理與心理效益的過程。透過直接的肌膚接觸,媽媽和寶寶能立即感受到彼此的溫度與存在,這為親子關係的開展奠定了深刻的基礎。
肌膚接觸:新生兒安全感與母乳哺育的第一步
寶寶從羊水包圍的子宮進入空氣流動的世界,這樣的環境轉換對他們來說是一場巨大的挑戰。
肌膚接觸能夠迅速提供寶寶安全感與穩定性。當寶寶被輕輕放在媽媽的胸口,能感受到熟悉的心跳聲和溫暖的體溫,這會讓寶寶更快地平靜下來,心跳和呼吸也趨於穩定。
對於媽媽來說,肌膚接觸也同樣重要。寶寶的接觸會刺激母體釋放催產素,這是一種能促進情感連結的「愛的荷爾蒙」。同時,這樣的接觸也有助於母體子宮收縮,幫助胎盤娩出並減少產後出血。從一開始的親密接觸,寶寶和媽媽就建立起了一種彼此信任的關係,這對日後的母乳哺育與親子互動有著深遠影響。
寶寶吸吮反射:母乳哺育的自然開始
寶寶天生具有吸吮反射,這是一種由生理驅動的本能行為。而當寶寶的嘴唇觸碰到媽媽的乳頭時,吸吮反射會被激發,這是母乳哺育的自然起點。肌膚接觸中的吸吮行為不僅讓寶寶攝取到第一口營養豐富的初乳,也能幫助媽媽啟動泌乳機制。
寶寶的吸吮會刺激母體釋放催產素和泌乳激素,這兩者在哺乳過程中相輔相成。催產素促進乳汁從乳腺中排出,而泌乳激素則支持乳汁的分泌和持續供應。同時,這些激素的分泌還能讓媽媽感到放鬆和平靜,減少生產後的焦慮感。
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,寶寶和媽媽的連結在每一次吸吮中不斷加深。
產後黃金時刻:肌膚接觸輔助母乳哺育成功
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小時,通常稱為「黃金時刻」,是進行肌膚接觸的最佳時機。
在這段時間裡,寶寶的嗅覺、觸覺和味覺會被強烈地喚醒。當他們觸碰到媽媽的乳頭時,會試著用舌頭舔舐或進行吸吮,這對於母乳哺育的順利展開具有極大的幫助。
對於媽媽而言,這段時間內的肌膚接觸能自然啟動乳汁分泌的生理機制,並增強母親與寶寶的情感連結。研究顯示,及早進行肌膚接觸的媽媽更有可能選擇母乳哺育,並延長純母乳哺餵的時間。此外,肌膚接觸還能幫助媽媽進一步感受到母職的喜悅,緩解初為人母的不安情緒。
從產檯到育兒:肌膚接觸如何影響母乳與親子關係
如何進行肌膚接觸?
肌膚接觸的實施並不複雜:將寶寶的全身(僅留尿布)放置在媽媽裸露的胸口,覆蓋上柔軟的毛毯以保暖即可。不論是在產房、手術室或之後的休息區域,都可以進行這樣的接觸,只要寶寶和媽媽的身體狀況許可,醫護人員通常會協助這個過程。
肌膚接觸帶來的好處
肌膚接觸不僅幫助穩定寶寶的體溫、心跳與呼吸,還能使寶寶接觸到媽媽的正常菌叢,有助於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統。同時,這樣的親密互動促進母乳哺育,對於寶寶的成長和健康大有助益。
錯過怎麼辦?居家也可肌膚接觸
很多媽媽在生產後因為各種原因,例如生理性黃疸、早產、體重過低等等,會跟寶寶分開一段時間。有些媽媽會因為寶寶已經習慣瓶餵,在嘗試親餵的時候寶寶不會含乳,甚至表現抗拒,讓媽媽感到非常焦慮。這種時候陪育師到府教學,一定會先教居家肌膚接觸的方法,讓媽媽跟寶寶重新建立連結,讓寶寶的反射再次啟動,親餵也更容易成功。
若因特殊情況錯過了產後的肌膚接觸,陪育師可以幫助您在回家後補上這一關鍵步驟,幫助重新建立母嬰之間的聯繫。
結語
肌膚接觸是母乳哺育的起點,更是親子關係的基石。透過這份簡單而深刻的行動,家長可以為寶寶提供安全感,幫助他們順利適應全新的世界,同時也在親密互動中體會到育兒的美好與奇蹟。
參考資料
國健署 https://mammy.hpa.gov.tw/Home/NewsKBContent?id=1926&type=01
延伸閱讀:如何知道0-1歲的寶寶是否太冷或太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