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嬰兒室交班,都必須把寶寶整個身體核對一遍,哪怕是生產造成的頭血腫,或是寶寶揮舞手手造成的小小抓痕,突然長出來的痘痘,都要仔細觀察,特別特別特別要注意的是…全嬰兒室裡最貴,又最容易搞丟的…那個小東西。
👧:「黃oo之女,出生第七天,臀部有蒙古斑,左足底兩個針孔,左臉兩顆紅疹,媽媽說寶寶昨天在房內抓到右眼尾,約0.3公分的傷口,她的臍帶…….她的臍帶…….」
👧:「她的臍帶勒!?」
👩:「…不見了嗎?😱」
👧:「紀錄上寫凌晨4點18分還有看到臍帶!」 . 護理長:「所有人停止交班!快幫忙檢查鞋底、地板、寶寶床、尿布台、每張寶寶床的輪子、洗澡的水槽、垃圾桶、用過的尿布…」
護理長一聲令下,所有人開始地毯式搜索,要在一個10幾坪的嬰兒室裡,找出像指甲大小的臍帶聽起來似乎不難,前提是,如果它真的幸運的掉在嬰兒室裡。
👧「都找不到…難道只能….只能去那裡了嗎?」
『那裡』指的是垃圾場,大部分不見的臍帶,都是不小心黏在尿布上被丟掉的,通常會派責任護理師,或是很新的新人,要在300個用過的尿布裡頭找到一顆小小的臍帶,說有多難就有多難。
但通常,都會在翻到第290幾個尿布時,被通知臍帶在某個神秘的角落出現了,例如:黏在寶寶腋下、隔壁床的尿布籃、急救車裡面(為什麼!!!)。
這樣找臍帶的情景,其實不太多見,因為每一班交班的時候,不管寶寶睡得多熟,都會被護理師們伸手進去摸摸看,確認臍帶還在不在,每次喝奶前後,也都要詳實記錄臍帶的狀態,唯有換尿布及洗屁股時,容易使臍帶不見,大概每年會出現1次,特別是有新人隨口說出『最近蠻閒的』的時候…。
曾經有學妹問過 『如果真的找不到,能不能拿龍眼乾替代一下?』
雖然我一本正經的回答她 『不行,要老實的去道歉。』
但腦袋卻不停想著龍眼乾的畫面,心裏偷偷覺得 太像了太像了,搞不好真的可以替代!(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