孵寶好眠師 VANESSA 撰文

「睡眠倒退期」(SLEEP REGRESSION) 應該是許多爸媽在照顧寶貝睡眠狀況時,很怕遇到的大魔王之一。雖然介紹它的文章很多,多到我自己當年,只要小小不順,都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,對號入座一番。
但是,天下父母心裡,是否都還有疑惑:為什麼我們家寶寶的發生時間,和書上說的不同?為什麼我們家寶貝,倒退期那麼長?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,又該如何應對呢?就讓我們來好好看清楚,這些成長路徑上的睡眠路障吧!
▎大魔王「睡眠倒退期」,換個心態、正確判斷
處變不驚
「睡眠倒退期」,聽起來就讓人緊張!先換個心境來看待這件事,感受就會差很多。請爸爸媽媽先將帶有負面意涵的「倒退」或是「退步」放下,改用「睡眠震盪期」來面對。
既然是震盪,那就表示,這是一段搖搖晃晃、不太穩定、但只要應對良好,終將會過去的時期。您的寶貝,沒有開倒車,也沒有需要跟別人比較的進步或退步。
是不是先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呢?
除了心境的調整,爸媽還需要仔細釐清,寶貝目前正在經歷的狀況,究竟是常被混為一談的「猛長期」、或根本已是存在有一段時間的睡眠問題?這三者乍看之下,都有睡不安穩的徵狀,但是形成的原因、會顯現的月齡、會延續時間,都還是有所不同的。今天就先讓我們專注在,睡眠震盪期的各個面向。

▎4個「睡眠震盪期」,不同令人欣喜的成長階段
寶貝從出生至2歲之間,大約會碰到4次較明顯的睡眠震盪期,像是路上的4個大路障一樣!然而每次的睡眠震盪,其實都與寶貝的身體和心智成長,例如翻身、扶站、發展物質恆存的概念,有著緊密的關聯。讓我們來看看它們各自發生的時間點:
- 4個月左右 (3-5個月)
- 8個月左右 (7-9個月)
- 1歲範圍間 (12-15個月)
- 2歲前後
▎要治大魔王,就要祭出大魔王等級的三大法寶
當我們這樣一步步看下來時,能夠知道孩子是健康成長的,雖然短期間中,睡眠會受到干擾,但依然是一個可以勇敢撐過去的進程。除了父母能以健康地心態面對,其實好眠師還是有大魔王等級的好法寶,可以來應對這樣的狀況。
✨噹噹噹!法寶之一
檢查一下睡眠環境,這是所有爸媽都能做到的!隨著成長,寶貝會對環境的各個面向,有著比吃飽睡、睡飽吃的小小新生兒,更加需要關注的細節。室內足夠黑暗嗎?太陽光是不是比之前早一些透入臥房?季節正好在轉換,您有調整濕度和溫度嗎?可能一些微調,就能將不穩定的睡眠狀況,重新校正喔!
✨噹噹噹!法寶之二
規律地實行,符合月齡的生理時鐘作息。 但也保持彈性,特別是在小睡次數轉變的震盪期。對於寶貝暫時的睡眠不穩,絕不用更高度的方式哄睡,例如從陪睡變成抱睡、甚至奶睡,過度干涉睡眠。
✨噹噹噹!法寶之三
這也是導入自行入睡練習的好時機!特別在睡眠和生理時鐘趨於穩定之時,讓寶貝不停有機會練習,自行入睡、自行接覺。這是一個面對成長階段,還有長久的睡眠,一個非常棒的法寶!請帶入符合您教養風格的睡眠訓練法,有意志地、也有恆心地實行。
全面性睡眠引導,就是以宏觀的生理作息調整、搭配適切家庭風格的入睡練習,讓每一段的睡眠震盪期,都能儘量安穩地順流而過。爸爸媽媽儲存好體力,是為了要努力參與寶貝,每個值得欣喜的生命階段。
小小的睡眠震盪,就交給好眠師,幫您一起搬除小小路障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