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育師筆記|他們背著背巾繞四小時,只為讓寶寶睡一點點覺

目錄

第一次與這個家庭見面,是在一場深夜哭聲的尾聲之後。

寶寶剛剛入睡,媽咪的眼神卻還是驚魂未定。

她說:「我們試了所有方法,但還是沒有用。

母親的愛

他們給過益生菌、試過脹氣藥水,買過哭聲翻譯監視器,甚至下載了各種網紅推薦的睡眠神招。只要網頁上寫著「睡過夜」,他們就點下購買。

可惜的是,哭聲沒有因為這些工具停止。

每天晚上,從八點到凌晨,他們都得背著背巾繞行四小時,只為等寶寶睡著。

這是他們求助我們時的樣子:疲累、無力,但依然願意努力嘗試

我沒有從睡眠開始調整。

我先觀察寶寶喝奶的樣子。很快發現他的舌根偏高,肌肉張力也偏強,全身有些僵。這種狀況下,要他好好喝奶、放鬆入睡,本身就是件難事

我們先一起做口腔按摩,再調整了奶嘴與吸管,幫他換成更適合他口腔結構的偏心奶嘴。爸媽本來一天餵他 10 次以上,每次喝不了幾口,只要達標熱量就好。

但在口腔舒緩後,他居然能一餐喝足 80,再慢慢增加到 100、120、甚至 160。

我也帶他們重新設計睡眠儀式的順序、建立作息節奏。

媽咪很快觀察出寶寶在清醒 50 分鐘左右會出現睡眠訊號,但會抗拒入睡。

我們便把儀式順序微調:先換尿布、包巾,再播放輕音樂,這樣一來寶寶進入睡眠的抗拒感就降低了。

寶寶睡眠

運動部分是最難的。

寶寶初期肌肉張力高到連膝蓋都碰不到肚子。當時他還不會翻身,但已經有出現手反轉、用肩膀代償的傾向。我們停止抬頭與趴臥練習,改成側躺核心訓練,一天兩次,每次五分鐘。一週後,他的手反轉減少,整體柔軟度也提升,現在甚至能自然地把膝蓋收進肚子。

這些改變,其實都發生在兩週內。

媽咪說,最讓她驚訝的是「我們本來以為運動只是發展的事,沒想到跟睡眠也有關。」而我最有感的是,他們真的很願意改變。

每一次我提醒細節,她就會錄影、再詢問、再調整。即使是在沒睡幾個小時的清晨,她也會細細地記下寶寶的反應,把每天當成一場實驗

開心的寶寶

最終,我們一起經歷了這樣的轉變:

  • 曾經需要四小時背巾紅睡,現在紅不到三十分鐘
  • 曾經一睡三十分鐘就驚醒、需再紅三十分鐘,現在能自然銜接兩個小時睡眠
  • 曾經情緒爆走、哭到滿身汗,現在能自己含嘴嘴、拍拍就入睡
  • 曾經身體僵硬無法放鬆,現在能自然翻身、左右轉頭、順利趴睡

她跟我說:「其實有點後悔沒早點找你們。」

但我反而想說,你們來的剛剛好。因為正是你們這樣一步一步努力改變、願意問、願意練習,寶寶才有這樣的成長機會。

這是一段屬於爸媽與寶寶的共同學習。

而我只是剛好,在這條路上,有機會陪你們一起走過

延伸閱讀:

寶寶口呼吸的警訊!如何判斷與改善,避免影響發展

寶寶哭到閉氣、臉色發黑發紫嗎?認識嬰兒屏息症

 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