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「囟門」是什麼?
新手爸媽不能不認識的小小天窗
有沒有發現,寶寶頭頂有一塊軟軟的地方,輕輕摸還能感覺到「咚咚」的脈搏跳動?別擔心,這不是異狀,而是每個寶寶天生都有的——囟(ㄒㄧㄣˋ ),也有人會叫它「天靈蓋」。
這塊柔軟的小區域,其實是寶寶頭骨還沒完全密合的地方。它不像大人頭骨那樣緊緊接合,而是留了一個「活動空間」,讓大腦能在接下來的一年多裡繼續長大、發育。

為什麼囟門那麼重要?
寶寶的腦部發育速度非常快,如果頭骨一出生就完全密合,反而會限制大腦成長。這個柔軟區域就像預留的彈性空間,通常後囟門會在2個月左右閉合,而前囟門則會等到大約1歲半才完全癒合。
不只如此,囟門也是醫師與爸媽觀察寶寶健康狀況的一個「指標」。當囟門看起來和平常不一樣時,可能是在提醒我們:「嘿,寶寶需要注意囉!」
囟門凹下去,是怎麼了?會不會太可怕?
很多爸媽第一次摸到寶寶囟門有點凹下去,心裡就很緊張得擔心:是不是喝奶不夠?是不是營養不良?是不是生病了?
其實囟門輕微凹陷不一定是大問題。有時候隨著寶寶的水分攝取、天氣等外在因素,囟門就可能稍微往下凹。然而,輕微脫水不會讓囟門凹很明顯,可以進一步觀察是否有「合併症狀」。
例如:
- 寶寶小便明顯減少
- 活力不佳、眼神呆滯
- 嘔吐、拒奶、發燒等
這時就要特別注意,有可能是身體開始有狀況了,建議盡快讓醫師評估。
囟門突起,是不是腦壓太高?
另外一個常見狀況是:「寶寶囟門怎麼鼓鼓的?是不是腦壓過高?」
其實很多時候,寶寶躺著時囟門會因為重力略微突出,或是在大哭、用力、情緒激動時短暫隆起,這都是生理性的變化,不用太緊張。
但如果:
- 囟門長時間明顯鼓起
- 合併發燒、嘔吐、嗜睡、抽搐
- 頭圍突然變大,眼神怪怪的
這時候家長還是要適時的帶寶寶就醫。有可能是顱內壓升高的警訊,像是腦膜炎、腦出血或水腦症等,需立即處理。
真脫水 VS 假凹陷,新手爸媽別搞錯!
有些寶寶天生頭骨比較厚,囟門位置稍微深一點,摸起來好像「陷下去」,結果爸媽就以為寶寶脫水了。
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!如果寶寶活動力很好、小便正常、喝奶也OK,那多半只是頭骨構造的關係,不是真正的脫水。這時就要提醒自己:「別自己嚇自己~」
同樣地,如果看到囟門凸凸的,也別急著認定是腦壓高,要搭配其他症狀一起判斷才準喔。
民間迷思:摸了囟門會變笨?囟門會「開天窗」?
聽過長輩說:「囟門不能摸!摸了會變笨!」或者:「小孩囟門被風吹到會中邪!」
身為現代爸媽,我們要溫柔地破除這些迷思:
➡️囟門其實可以摸,但要輕柔溫和。
它的下方有厚厚的膜保護著大腦,不會因為你輕輕碰就出事。平常幫寶寶洗頭、擦乾頭皮都沒問題,只要避免撞擊、重壓就好。
➡️囟門不會「開天窗」。
這個說法其實是形容囟門沒閉合而已,不是真的會裂開。記得:照顧上用心觀察,比迷信更實際。
給爸媽的小提醒
- 觀察囟門要在寶寶安靜、坐著時進行,才不會被姿勢或哭鬧影響判斷。
- 如果囟門長時間凹陷或鼓起,搭配寶寶其他身體狀況綜合評估。
- 任何異常,請信任你的兒科醫師,不要自己嚇自己。
囟門這扇「小天窗」,雖然小,卻承載著寶寶健康的重要訊息。爸媽們只要掌握基本觀察原則,就能從容又安心地陪寶寶一起成長唷!
|參考資料|
親子天下:囟門凹陷、突出代表什麼?囟門關閉時間、照顧方式一次看
翁梓華醫師臉書:【孩子的囟門軟軟的不能摸?!摸了會把大腦摸壞?!】
|延伸閱讀|